最近开发了两个iOS端的App,发现现在开发app比12、13年刚入社会那阵子友好了很多,那时候做苹果开发,要学objective-c,要非常仔细的管理内存,之后又学习swift的开发,一门新的语言,苹果在推出之初,好像有很多特性也不是特别完善,常常一个bug要调试很久,疫情那会出了swiftui,虽然用的是swift语言,但是有是出现很多颠覆性设计,storyboard被彻底抛弃,写了个音乐乐谱的app直到现在还没有上架,而这两个月重新尝试了一下swiftui,发现确实是香了很多,苹果的团队将开发人员的学习成本真正的大大降低了。
之前在一本书上读过,好的商业模式,是建生态,把进入生态的准入门槛持续降低。
现在很多人在说的抖音生态,也很类似,抖音建立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消费者的生态,消费者的使用门槛有多低?不需要像传统应用一样,让你选菜单,直接往下拖动,就会给你一个新的内容,且通过对你兴趣进行分析,推给更精准的内容,就这么一件简单的事,人家做到极致,不管你会不会用app,不管你认不认字,不管你有没有鉴赏水平,都不重要,你只要消费就完事了。对内容生产者呢,门槛够低吗?先卸掉你的心理负担,美颜做到极致,不管是三四十的少妇或者四五十的大妈,或者六七十的奶奶,在抖音的滤镜下都是18岁的美女,胖子也不怕,滤镜下可以变瘦,零心理负担的生产内容。不会剪视频怎么办?有模版,套用进来直接拍就可以了。想自己剪,做出特色怎么办?有剪映,而且主要功能免费,里面的常用素材统统给你准备好。什么premier, finalcut, davinci 统统不需要,all in 剪映,不仅有电脑版,还有手机版,还没有动力?撒钱,你发内容,阅读得多了,就给钱。
苹果这十几年一直在做的不也是这事嘛,消费端他不断的简化用户的使用成本,我喜欢airpods是因为我只要拿出来就可以直接匹配上,我购买macbook是因为下班直接合上就可以带回家;我对carplay的热爱在于我上车自动就连上,使用习惯跟apple的其他应用也很相似;
我现在的应用还远远谈不上生态,但易用性的理念还是弥足珍贵,设置门槛,设计套路的玩法只会让用户离你越来越远。
发表回复